【CUPL正能量第181期】王锡元:好书如“盐”

文|施炜钰 邱景涛 冯思琦 唐浩洲

冬去春来,时间在王锡元与书的相伴中又过去了一年。每翻开一本书,王锡元都满怀虔诚;每合上一本书,王锡元都会细细回味。而每隔两三天,王锡元便会在朋友圈分享读书心得。“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花落花开,王锡元对读书的热爱还在继续,而这些书终将融入他,成为他的一部分。

介绍:王锡元,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2017级本科生,图书馆学生工作协会部长。2017年,王锡元读了21本书。2018年,王锡元读书83本,平均每月6.9本,观影123部,发表了183条书影音评论,获得豆瓣关键词“爱书如盐”——“书于我如盐,日必啖之”。

书是生活的必需品

王锡元曾是网文重度爱好者,“起点小说”“17k小说”等都遍布了他的足迹。那时的他以为,读书,只是为了读时的那一份愉悦,丰富的剧情与优美的文笔,便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直到有一天,他无意间在微博上结交了一个法大的师兄——一位狂热的读书爱好者,年读书量在200本以上,并对每本书做细致的书评。看到师兄的年度书单和推荐阅读,王锡元对读书产生了不一样的渴望。

持续关注师兄的微博,王锡元看到了师兄对大学经历的回忆——“法大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教文史哲的常识,培养出来都是法律的工匠”。这句话一棍敲醒了王锡元,他知道,如果失去了对其他学科的基本了解,单靠法律一条腿是走不远的。

于是,王锡元开始下意识地关注文史哲法等众多方面的书,开始认真对待老师的推荐书目。不管是不同版本的《民法》课本,还是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不管是东野圭吾的小说,还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他都来者不拒。王锡元认为,不同领域的经典之作能带给自己不一样的收获,法学类的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法学体系,而“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更是王锡元的偏爱;小说让他得以放松,而社会类的书则使他更加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

反复咀嚼大家之作,总会让他获益颇多。经过大量著作的熏陶,读书对于王锡元而言,早已不是被动的目的,而是一种主动的享受。

评书而求索

阅读与记录,思索与分享,已经成为王锡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过去的一年里,王锡元在豆瓣上发表影音评论183条,并在朋友圈开辟“【读书】”专栏,与好友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看了什么书,书写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这些记录在王锡元看来都是必要的。“因为你读完一本书,很难在你的脑海里对这一本书的知识框架做一个梳理”,所以王锡元选择用书评的方式梳理书本的脉络,洞察作者表达的思想,督促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王锡元常常将所思所想浓缩成文,在朋友圈或是豆瓣平台上分享。

王锡元也会看别人的书评,尤其是学者们富有深度的书评,这不仅能够加深自己的思考,而且能够从不同角度充实对书的理解。但王锡元很少在读一本书之前看相关的书评,防止被局限在别人的框架里。他认为最初对书本的思考应该是独立的,自我思考是必要的。

但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王锡元“固步自封”。“我很喜欢同其他人交流”,而分享与交流带给他更宽阔的视野。在图学会中,他会组织交流会,和部员们或其他爱好者交流读书心得。在不同思想的交汇之中,王锡元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我修养。

每一本书都是指向标

在王锡元眼中,每一本书都能成为指向标,细心赏读,都会得到意外的收获。林来梵教授的《宪法学讲义》,是王锡元向正在学习宪法的师弟师妹们推荐的著作,他坦言,在学习时,由于宪法的抽象晦涩,他会选择精读经典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本《宪法学讲义》已经出到第三版,王锡元也跟随着买到第三版,像他自己反复强调的一样,每一次咀嚼大家之作都会让他受益颇多。

博览群书,让王锡元的眼光变得更为审视与敏锐,看待问题也愈发冷静与客观。“要通过历史来反观我们自己,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随意评价人与事,因为它们的本质远没有看到的那么简单。”当身边出现争议话题时,王锡元不会轻易地相信舆论导向,而是会挑选几本与话题内容有关的著作,平静而诚恳地阅读、思考,全面地学习了解之后,王锡元才会对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读书,让他看得更加清楚。

当谈起阅读量时,王锡元总是很自谦。八十余本的阅读量,在他看来并不是那么有分量,他更想把读书的数量降下去,把读书的质量升上来。

就像三毛说的——“读过的书,哪怕不记得了,却依然存在着,在谈吐中,在气质里,在胸襟的无涯,在精神的深远”。正如王锡元自己所说——“读过的东西会沉淀在你的气质里,思想里,虽然你不知道能否用到它,但它带来的改变,却是潜移默化的”。

悉知书的重量,方能踏实前行。


上一条:【CUPL正能量182期】蔡千一:诗中自由鸟 下一条:【CUPL正能量第180期】张暄:做自己——演好生活的角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