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校团委
  • 首页
  • 部门简介
    部门简介
    现任领导
  • 学生团体
    学生委员会
    学生会
    研究生会
    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
    青年志愿者协会
    艺术团
    团委宣传中心
    团委组织部
    青年成长服务中心
  • 第二课堂
    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
    论衡辩论文化节
    “学术十星”论文大赛
    “友思”学习圈
    “依依法大”毕业舞台剧
    “欢乐法大”元旦晚会
    “蓟忆法大”毕业晚会
    《肆年》活动毕业视频
  • 规章制度
  • 综合服务
  • 首页
  • 部门简介
  • 学生团体
  • 第二课堂
  • 规章制度
  • 综合服务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法大青年
学习园地
法大团讯

关于开展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 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    点击数:次

各学院团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与实践育人工作结合起来,探索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作用,助力法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坚定志向理想、发挥智慧才干、促进知行合一、培育致公精神,现开展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具体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实践内容

(一)薪火·寻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

1.实践主题:实践团队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选定一项精神作为实践主题。

2.实践内容:实践团队前往与选定主题相关的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地开展寻访调研,采访历史见证人、相关领域工作者等,深入了解伟大精神的深刻意义。各学院团委重点申报对应主题(详见附件1)。

3.成果要求:实践团队必须提交以下材料:一份成果总结;一份党(团)员思想汇报;一篇调研报告;一堂微团课;一组纪实影像;其他体现实践成果的材料(如新媒体作品、学术论文等)。成果材料具体要求详见附件6。

4.成果转化:春季学期,依据实践团队提交的成果材料,遴选部分团队开展线下宣讲活动,形成社会实践思政案例库。

发起单位:青年成长服务中心  “青马工程”学员班

(二)明灯·焦裕禄精神研学

1.实践主题:焦裕禄精神研学

2.实践内容:实践团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和勉励语精神,结合《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中的《习总书记与我们一起过“主题团日”》等“经典阅读”理论阅读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篇目,前往与焦裕禄精神相关的纪念场馆开展专项研学。

3.成果要求:实践团队必须提交以下材料:一份成果总结;一份《习总书记与我们一起过“主题团日”》读书报告;一篇调研报告;一堂微团课;一组纪实影像;其他体现实践成果的材料(如新媒体作品、学术论文等)。成果材料具体要求详见附件6。

4.成果转化:春季学期,依据实践团队提交的成果材料,遴选部分团队开展线下宣讲活动,形成社会实践思政案例库。

发起单位:“1502”新时代青年知行社  青年成长服务中心  团委宣传中心

(三)实干·“返家乡”社会实践

1.实践主题:以青春之名 赴家乡之约

2.实践内容:在校学生通过“创青春”公众号——社会实践——报备入口,注册账号,选择“返家乡”项目,搜索家乡所在地的实习实践活动报名参与。

3.成果要求:实践成员必须提交以下材料:由实践所在地出具的鉴定材料;一份调研报告;一组纪实影像;其他体现实践成果的材料(如新媒体作品、学术论文等)。成果材料具体要求详见附件6。

发起单位:青年成长服务中心  校团委组织部

三、团队要求

1.我校在校在籍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可申报。

2.“薪火·寻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明灯·焦裕禄精神研学”两个专项以团队为单位参加,团队要求1-3人(以宿舍为单位的可突破至6人),需配备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为我校专职团干部、专任教师、辅导员、专职管理人员。“实干·‘返家乡’社会实践”以个人为单位参加,具体要求以各实践地为准。

四、时间安排

1.团队申报

2024年12月31日—2025年1月8日,各学院团委加强宣传,精心组织,于2025年1月8日报送社会实践团队申报材料。

2.团队遴选

2025年1月8日—2025年1月13日,对申报团队进行立项审核备案,公布立项名单。

3.开展实践

2025年1月13日—2025年2月20日,立项团队集中开展社会实践。

4.活动总结

2025年3月11日,各学院提交实践团队结项材料。根据团队开展实践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结项,为结项团队开具相关证明。

五、成果竞赛及表彰安排

1.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将举办“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成果竞赛,各实践团队围绕实践成果、实践感悟等内容进行汇报展示。设置特等奖10个(或参赛团队数量的10%),奖金800元;设置一等奖15个(或参赛团队数量的15%),奖金500元;设置二等奖20个(或参赛团队数量的20%),奖金300元;设置三等奖30个(或参赛团队数量的30%),奖金200元。

2.根据实践团队获奖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单位”8个,“先进工作者”30名,“优秀指导教师”若干。

六、材料报送

(一)立项阶段

各学院于2025年1月8日前提交以下材料,电子版提交至ccyl@cupl.edu.cn,纸质版加盖学院党委章后提交至学生活动中心309室:

1.《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立项申报书》(附件2);

2.《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学院申报团队信息汇总表》(附件3);

3.《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学院联络人信息表》(附件4)。

(二)结项阶段

各学院于2025年3月11日前提交以下材料,电子版提交至ccyl@cupl.edu.cn,纸质版加盖学院党委章后提交至学生活动中心309室:

1.《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工作总结》(附件5);

2.各实践团队成果材料。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各学院团委要结合“教育强国 法大何为”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提升,推动团组织实践育人工作融入学院思政工作,优化完善理论研究、工作组织、培训指导、总结提升等制度机制,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二)做好服务保障

各学院团委要探索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新方向,推动社会实践内涵化、特色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守正创新,切实为实践团队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鼓励各学院团委创设社会实践工作品牌。

(三)确保安全有序

各学院团委要贯彻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安全发展理念,重视宣传工作,做好行前动员与培训,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提升宣传实效,精准掌握实践团队行程动态,确保安全、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附件:

1.“薪火·寻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专项实践校团委及学院团委重点申报主题

2.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立项申报书

3.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学院申报团队信息汇总表

4.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学院联络人信息表

5.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6.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成果要求



联 系 人:黄天浩

联系电话:58909202

联系邮箱:ccyl@cupl.edu.cn



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

2024年12月31日    



  • 附件【附件1:“薪火·寻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专项实践校团委及学院团委重点申报主题.docx】已下载次
  • 附件【附件2: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立项申报书.docx】已下载次
  • 附件【附件3: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学院申报团队信息汇总表.docx】已下载次
  • 附件【附件4: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学院联络人信息表.docx】已下载次
  • 附件【附件5: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工作总结.docx】已下载次
  • 附件【附件6:中国政法大学“ZHI行中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成果要求.docx】已下载次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 | 地址:北京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102249 | 技术支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