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我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特制定本安全提示。请各实践团队及成员认真阅读,严格遵守。
一、 强化组织管理,明确安全责任
1.实践团队必须制定详细可行的实践计划和安全预案,明确团队负责人和安全联络员。
2.团队成员需服从团队统一管理,严格遵守实践单位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个人分散实践者,须向实践主管部门报备实践地点、联系方式及紧急联系人。
3.团队负责人和安全联络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密切关注团队成员安全状况,及时沟通协调。
二、 重视交通安全,遵守出行规范
1.出行务必选择具有合法营运资质的交通工具,严禁乘坐超载、无牌无证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2.乘坐长途交通工具,务必系好安全带(如有),保管好个人财物,保持通讯畅通。
3.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出行安全。步行时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骑行电动车、自行车佩戴头盔,不违规载人;驾驶机动车须持有有效驾驶证,严禁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三、 保障驻地安全,注意食宿卫生
1.选择安全、正规的旅馆、青年旅社或实践单位提供的住宿地点入住。入住后了解消防通道、安全出口位置。
2.注意用电、用气安全,离开房间及时断电。保管好个人贵重物品和重要证件(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
3.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在卫生条件良好的场所就餐,不食用来源不明、变质或不洁的食物和饮料,预防食物中毒。
四、 规范实践行为,防范各类风险
1.遵守实践单位的工作规程和安全要求,在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从事高危作业。如遇危险环境或任务,有权拒绝并立即报告。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接受陌生人馈赠的食品、饮料,不参与不明性质的活动。保持警惕,防范盗窃、诈骗、传销等不法侵害。
3.严禁在实践期间、团队集体活动及住宿场所饮酒。避免因饮酒引发纠纷、意外伤害或判断失误导致安全风险。
4.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与当地群众、实践单位同事友好相处,避免发生冲突。如遇纠纷,应保持冷静,寻求合法途径解决或及时联系学校、老师。
5.避免前往未开发、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进行探险或游玩。不私自下河、下湖、下海游泳或戏水。关注当地天气预警,防范洪水、泥石流、台风、雷电、高温中暑等自然灾害。
五、 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报告情况
1.实践期间,团队成员需保持手机畅通,确保能随时联系。每日向团队负责人或安全联络员报平安。
2.团队负责人或安全联络员需定期向指导老师或相关部门负责老师报告团队安全状况。
3.如遇突发疾病、意外伤害、安全事故、治安事件等紧急情况,务必第一时间:
确保人身安全,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立即联系当地公安、消防、医疗等救援机构;
同时立即报告指导老师、学院负责老师及学校相关部门,并告知具体地点、情况和联系方式。
六、 提升健康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1.根据实践地点情况,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备好常用药品(如感冒药、肠胃药、防暑降温药、创可贴等)及防护用品(如口罩、驱蚊剂、防晒霜等)。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预防传染病。
3.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及时排解压力,遇到困难积极寻求团队、老师或专业机构的帮助。
七、严守法律法规,承担安全责任
1.全体实践成员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和实践地各项管理规定,做遵纪守法的表率。
2.实践期间因个人违反安全规定、不服从管理或擅自行动而导致发生事故的,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校团委
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