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校团委
  • 首页
  • 部门简介
    部门简介
    现任领导
  • 学生团体
    学生委员会
    学生会
    研究生会
    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
    青年志愿者协会
    艺术团
    团委宣传中心
    团委组织部
    青年成长服务中心
  • 第二课堂
    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
    论衡辩论文化节
    “学术十星”论文大赛
    “友思”学习圈
    “依依法大”毕业舞台剧
    “欢乐法大”元旦晚会
    “蓟忆法大”毕业晚会
    《肆年》活动毕业视频
  • 规章制度
  • 综合服务
  • 首页
  • 部门简介
  • 学生团体
  • 第二课堂
  • 规章制度
  • 综合服务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法大青年
学习园地
法大团讯

【CUPL正能量第106期】张运民:生活中的运动员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4日    点击数:次


                             文/团宣通讯社 孟葛 张熙廷

骑行远征,颠簸泥泞,有时绕行百里,有时行经“蚂蟥区”,从海拔3000米的桑科草原到群山环抱的川府平原,再到谷深峡高的云贵高原;从田径场到泳道河畔,再回归健身馆……唯有运动的不停歇、不止步,张运民的大学里程始终迸发着、释放着青春的热度与生息。

简介:张运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哲学1201班本科生,连续四年参加校运动会,并三度取得乙组全能项目第一名。曾担任“万里车协”副会长兼技术部部长,多次参与远征骑行。北京市校园铁人三项、小轮车两项竞赛第三名,2014年“第二届环浙江国际名校邀请赛山地越野赛”第十三名,并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事。

(图为张运民参加校运动会跨栏项目)


“运动,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南方河边长大的张运民,小时候常常在河水中游泳和玩耍,“小时候,一玩就是一整天。天生对运动与自然充满向往。”早在中学时期,他就想加入田径队等校园运动社团,但出于家人对其学习的要求,他的兴趣一直处于‘压抑’状态。可是,这种兴趣的火种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大学的环境里“一发不可收拾”。

大一时,张运民就加入了篮球队,同时成为“万里车协”的成员,骑行昌平、爬蟒山、环跑水库、在体育馆做负重训练等等都成为他课余生活的一部分,“跑水库、骑车一般都是半天或者一整天。”通常,下午3点到5点,张运民都会跟随校田径队在操场训练,5点以后还要带院队一起练习。高强度的间歇跑每次都在两个小时以上,100米慢跑、100米冲刺,一直持续不间断;五公里以上的长跑训练也是家常便饭。“对运动、对自然的热爱,终究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张运民如是说。


“我是后骑,我是队长。”

张运民第一次参加远程骑行,是从兰州市甘肃农业大学出发,那时,他未曾想到这历时月余、总长1000多公里的远征会出现那么多的困难。作为一个有20多人队伍里的后骑队员,张运民承担着帮助掉队队员归队、运输修车装备及其他必需物资的任务。

还未走出兰州城,因购买燃气罐而延误的后骑队伍就比原计划晚出发了四个小时。而接下来等着他们的则是连续几十公里的上坡。“队伍早上八点出城,而我接近十二点才出城。因为差距实在拉太远了,等我追上大部队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张运民描述道。追上休息完毕准备启程的车队后,他没有吃饭,而是选择跟着队伍继续前行。

七八天后,队伍行至桑科草原无人区,有队员突然摔车受伤,队伍将伤员送至医院花费了很多时间,为了在计划时间内到达集结点,只能选择租车前往。而张运民此时作为后骑,正在护送一位膝盖有伤的女队员,为了尽快和大部队会和,两人只能通过赶夜路追上队伍。入夜的草原静得可怕,气温骤降,夜幕笼罩下也只能隐约看到道路两旁相间很远的微弱路灯。途中还遭遇了藏狗追赶,再加上饮用水短缺,期间的分分秒秒都显得格外漫长。经过了40多公里的夜行,两人才终于赶上了队伍。

作为后骑,张运民一直承担着将掉队队员“推”回队伍的担子。“有人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运民到了那就说明全队人都到了。”张运民说,“我听了之后很开心,我是后骑,我是队长,因此每次我都提醒自己——我要承担的更多。”


“再努力一点!”

大三上学期,离开社团生活的张运民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自我训练中。他决定去参加2014年北京市的国际马拉松赛!准备期间,持续两三个月,他每天下午都会去田径场一个人“数圈”——独自跑步一到两个小时。“就是喜欢!”张运民说,“既然喜欢的话,就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

10月,张运民如约参加了人生的第一场马拉松赛,并获得了自己的最好成绩:3小时31分钟。3小时10分已属于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而他的成绩也在参赛的3万人里排到了2000名左右。此后,张运民还参加了2015年国际马拉松运动会、天津马拉松赛。2016年5月1日,他还将赶赴秦皇岛参加秦皇岛国际马拉松赛。

在学校田径队中,张运民结识了很多大学生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时,他们是‘战友’,是朋友;空闲时间里,他还会对低年级的运动员进行指导:商学院运动员的接力跑、外国语学院的跳高跨栏、刑事司法学院的标枪......不论是竞争对手、还是师弟师妹,他都尽其所能。“主要在于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吧!”张运民说,“成绩不好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姿势不对就容易受伤,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们解疑答惑。”

2016年校运动会将是张运民本科阶段参加的最后一届,作为大四毕业生,他仍旧没有放弃证明自己、挑战自己的机会,“六项全能”、“110米跨栏”、“400米接力”……而在生活中,坚持不懈、超越自我,张运民同样也是一名运动员。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 | 地址:北京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102249 | 技术支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