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校团委
  • 首页
  • 部门简介
    部门简介
    现任领导
  • 学生团体
    学生委员会
    学生会
    研究生会
    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
    青年志愿者协会
    艺术团
    团委宣传中心
    团委组织部
    青年成长服务中心
  • 第二课堂
    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
    论衡辩论文化节
    “学术十星”论文大赛
    “友思”学习圈
    “依依法大”毕业舞台剧
    “欢乐法大”元旦晚会
    “蓟忆法大”毕业晚会
    《肆年》活动毕业视频
  • 规章制度
  • 综合服务
  • 首页
  • 部门简介
  • 学生团体
  • 第二课堂
  • 规章制度
  • 综合服务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法大青年
学习园地
法大团讯

我校夺得第十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3日    点击数:次

6月2日,在第十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选送的15个参赛作品中有7个入围特奖答辩,创校历史记录,学校获得高校优胜杯、优秀组织奖,并取得3个晋级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名额。

本次竞赛我校参加了“哲学社会科学类”中4个类别的比赛,除法律类(8项)、社会类(5项)、经济类(1项)外,社会学院心理学专业罗帅的《高中学困生学业压力、自我污名和焦虑水平的预测关系研究》,是我校第一次参加教育类别竞赛的作品,并获一等奖。

我校此次备赛的组织工作,由校团委于3月正式启动,组建校级“挑战杯”赛事组委会。校内选拔赛通过组委会广泛动员、选手自愿报名的方式,吸引了来自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6个年级、14个学院的参赛学生。为进一步提升参赛作品质量,组委会协同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等单位,通过联系学校4项高水平的校内学术创新竞赛,即“学术十星”本科生论文大赛、“学术新人”研究生论文大赛、本科生“创新论坛”、国家级创新项目,邀请赛事优秀项目作者参加选拔。经过作品征集、匿名评审、复赛、决赛总计四轮作品选拔和三场参赛选手专场培训,15篇学校代表作品脱颖而出。

我校参赛作品《社会转型中异地务农的流动农民边缘性分析——基于珠三角代耕农群体的探究》获得特等奖,《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对话:刑事速裁“裁量上诉”机制研究——基于343例样本与四省市的实证调研》等4项获得一等奖,《基层医院组织中医生个人的决策模式——对苏南新存镇卫生院的个案研究》等3项获得二等奖,《民法典编纂视野下配偶无固定顺序继承在我国适用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份裁判文书和1300份纸质问卷》等6项获得三等奖。

本次校代表队31名成员,分别来自7个学院,其中法学院6人(占比19.4%)、刑事司法学院6人(占比19.4%)、国际法学院5人(占比16.1%)、商学院5人(占比16.1%)、民商经济法学院4人(占比12.9%)、社会学院3人(占比9.7%)、政府与公共信息管理学院2人(占比6.45%)。

来自刑事司法学院、商学院、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等7个单位的13名教师参与指导校代表作品,其中民商经济法学院的刘智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孙晓冬和社会学院的何江穗各自指导了2项作品。在校赛选拔环节中,民商经济法学院的赵红梅,刑事司法学院的郭金霞、于国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王丽莉、任弢,商学院的田文昭、李伯尧,人文学院的孟彦文,社会学院的孟庆延、游正林、王楠等教师组成我校赛事评审指导组,在对参赛作品的遴选、提升与选手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 | 地址:北京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102249 | 技术支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