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校团委
  • 首页
  • 部门简介
    部门简介
    现任领导
  • 学生团体
    学生委员会
    学生会
    研究生会
    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
    青年志愿者协会
    艺术团
    团委宣传中心
    团委组织部
    青年成长服务中心
  • 第二课堂
    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
    论衡辩论文化节
    “学术十星”论文大赛
    “友思”学习圈
    “依依法大”毕业舞台剧
    “欢乐法大”元旦晚会
    “蓟忆法大”毕业晚会
    《肆年》活动毕业视频
  • 规章制度
  • 综合服务
  • 首页
  • 部门简介
  • 学生团体
  • 第二课堂
  • 规章制度
  • 综合服务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法大青年
学习园地
法大团讯

博闻论坛第四十期周其仁专场:产权、国家与法治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9日    点击数:次

12月1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会、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会承办的博闻论坛第四十期周其仁专场——《产权、国家与法治》讲座在我校昌平校区逸夫楼刘皇发报告厅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主任、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周其仁教授与法大学子共同探讨产权、国家与法治的问题。

周其仁教授开场以小见大,以一本小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所有权证》引出今晚的第一个话题:产权。首先,周其仁教授指出了产权这一概念的由来和我国产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诱发的普遍问题——各种具有确定产权的经济元素在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互相产生消极影响等。但由于产权所有者自身能力有限和处理纠纷会占用分散人们用于生产的时间精力,所以需要有强有力的国家作为第三方来对矛盾双方进行处理调解。

强有力的国家固然能够协助解决产权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但这其中也蕴蓄了潜在的威胁。据周其仁教授的观点,只有法治才能约束强大的公权力。也只有这样,中国当下进行的产权体系改革才能够更进一步地推动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

在谈到对传媒产权的看法时,周其仁教授认为国家机器存在着保密性,但是部分官员却借着保密性掩盖自身的贪腐行为。因此国家需要清楚界定机密和公开部分的内容。现代媒体承担着一部分社会监督的职能,是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媒体的曝光和监督对建设法治国家有着重大意义。

在观众提问环节,有同学结合当下不动产登记的社会热点,询问了周其仁教授有关补办房地产证需交税费的看法。周其仁教授回答道:“交税费补办房地产证确定了房屋的所有权,使房屋具备了合法流通的资格,这在当代中国是具有很大价值的。”随后,另一位同学就限购令询问了周其仁教授的看法。周其仁教授指出,限购令是一项不甚合理的政策。国家的经济政策不能因为一时的需求而进行更改,而更应该着眼于长远的利益。紧接着,又有几位同学踊跃提问,与周其仁教授进行了交流。

21时许,讲座在观众的掌声中完满落下帷幕。本次讲座邀请经济学名家为法大学子讲述改革大潮中经济、政府与法治之间的关系,契合当下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主题,具有深远意义。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 | 地址:北京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102249 | 技术支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