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人的气质,源自于勤学敬业的优良校风……还有同样出色、以身作则的中青年教师们。比如,任教34年,初心不改的刘淑环老师,从2007年至2020年,她共指导了756人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其中339人次获得北京市和全国一、二等奖。”
——《做有气质的法大人:马怀德校长在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人物简介
刘淑环,女,科学技术教学部教授。1987年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到法大从事各专业数学类课程建设与教学工作。从教34年,先后获得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2次)、优秀教学奖(2次)、师德先进个人(1次)、本科生学术十星优秀指导教师(1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3次);北京市数学建模优秀指导教师(2次)、北京市数学建模优秀组织校(2次)。2007至2020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或北京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后简称“国赛”),参加学生累计756人,获全国奖48人,北京市奖291人。2014-2021年组织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后简称“美赛”),参加学生累计747人,获特等奖(F奖)6人,优异奖(M奖)120人,荣誉奖(H奖)204人。2014-2020年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累计12人获全国奖,57人获北京市奖。
法大数学“拓荒牛”
“我是1987年和87届学生一起来到法大昌平校区的。他们不是给学校送了一个'拓荒牛'吗?我觉得那也是我的一个标志。”22岁的刘淑环最初来到法大时,身边没有前辈的指引,刘淑环只能向着空白的本科数学教育进发,开拓此后数十年的数学讲授之原野。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为了能提高数学在法大的教学效果和利用程度,实现文理融合渗透,刘淑环开始探寻数学思维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拿着学校开具的介绍信,她直接去到最高人民法院等一线法律工作单位进行多次实地调研,同时又挤出休息时间来自学法律的相关课程。“当将数学和法律以及其他社会问题解决相联系的时候,我的研究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刘淑环一方面调整着自己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更多地运用具体的法律、生活示例向大家展示数学原理和运用;另一方面通过编写教案、增加课时安排和加强与学生们的沟通,不断优化着自己,也优化着法大的本科数学教学体系。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到《文科高等数学》,几乎所有的法大本科数学课程都为刘淑环首创。
2007年,法大第一次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彼时,正处于“拓荒”阶段的法大,在硬件、软件等各方面配置上都尚待建设:电脑是刘淑环向朋友暂借来的,与数学建模相关的软件是她自行摸索着下载、运用的,数学学科的电子资料也需要她和队员们自行寻找资源、查阅……尽管困难重重,刘淑环还是下定决心:“既然要做,就必须要让自己满意。”她主动放弃了无数个周末和寒暑假的休息时间,抱书苦读,四处取经,一边自学数学建模的相关技能,一边与学生分享经验、共同探索。有志者事竟成,最终,刘淑环带领同学们取得了北京市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此后,法大的数模竞赛,成为每年许多学子心向往之、并为之奋斗的旅程,而开拓了这段旅途的刘淑环,也依然坚守着“拓荒牛”的躬耕精神,一程又一程,带领着法大数模人不止前行。
志做“长流水”
刘淑环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长流水。”三秩耕耘,她不断践行着这一点,坚持在学习中提升自己,成为满腹经纶、倾尽点滴的“长流水”。
在教学过程中,刘淑环发现系统的数学课程对于大部分的法大学生而言过于困难,有许多人甚至面临挂科的风险。虽然许多学生兴趣不高,但刘淑环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从各家教科书中寻源,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出发,把艰难晦涩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大家都能听懂并接受的“点滴”:“为什么无穷还能比较大小?比方说我当我不断靠近一扇门的时候,我走过去和跑过去,是不是跑过去会更加快地接近它呢?” 像这样的“妙语”出现多了,久而久之,“空中楼阁”的理论知识也“接了地气”,走进了学生可亲可感的日常生活中。刘淑环直言自己说话并不幽默,但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她可以不断改变自己的授课方式,数年如一日,为了三尺讲台奉献自己。
“学生在进步,我自己也在进步。”正是因为刘淑环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用持之以恒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让她成为了学无止境、授人以渔的“长流水”。
甘当“铺路石”
“作为一名公共课老师,我其实很难在数学专业上带领大家做更深入的钻研,所以与其说是引路人,我更愿意把自己34年来对数学的研究与沉淀与学生们分享,做他们的铺路石,和他们共同进步。”
经过刘淑环课堂讲授的潜移默化,许多同学对科研类竞赛产生了兴趣,而又在参与科研类竞赛的过程中喜欢上了数学,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与科研中不断提高,最终有机会走进更高的学术殿堂深造。金融工程专业2012级学子贾衍宇就是在刘淑环的影响与指导下,在2014年凭借论文《二胎政策下我国中期人口数量与结构预测》获得第十二届“学术十星”称号。近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物理博士的他给刘淑环发来问候的微信:“老师,跟你分享个好消息呀,我作为共同一作的一篇paper,前些日子发表在《Nature》上了。”看到这条消息,刘淑环仿佛看到了贾衍宇拿着刊物向她挥手,她的自豪也瞬间填满了心房。
“老师教书图的是什么呢?我们的回报不就是学生的成长吗?”在刘淑环看来,能够真正走入学生心里起到育人之效的,往往是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种属于老师和学生的默契,也是一种老师与学生的双向奔赴,更是教育的乐趣所在。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刘淑环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学岗位,“拓荒”法大本科数学教育,“长流”教书育人之“活水”,甘做青年求学路上的“铺路石”,她坚持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坚守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之本。在法大数学课堂之上,刘淑环将继续以自己的努力,为法大学子照亮一条数学为伴的奇妙旅程。(访谈记者王轶尧,董奕航,杨豫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为“学风建设资助计划支持项目”(XFCC2021ZZ002-150)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