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文明守则----
“我希望垃圾分类能够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成为更加文明的自然行为。”日光西斜,从东隅到桑榆,汗珠从滚落到凝结。王竹溪的身影被渐渐拉长,她捧着一沓厚厚的分类图册,给来往的社区居民分发图册,宣传垃圾分类。随手将黏在额头上的碎发撩到后面,裸露的手臂上能清晰地看见几处红红的蚊子叮咬过的痕迹。
人物简介
王竹溪,德语1901班本科生。2020年暑假期间参加了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推出的北京社区“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北京市房山区潞春社区作为志愿者之一,与该社区约35位团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共同进行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引导和宣传。通过分发垃圾分类图册、建立共享图书屋等行为,在积极劝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推动社区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上展现了法大学子的精神风貌。
八月初,蝉鸣在树荫里穿行,阴影映在绿色的袖标上;灼烧的阳光翻动起滚滚的热浪,掀起她细碎的黑发。王竹溪和她所在的志愿者团队已经迎着热浪,在北京市房山区潞春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2020年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与疫情防控有机结合,通过“看桶”“守桶”“护桶”,有效劝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推动社区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在居住小区掀起“宣贯条例、垃圾分类、构建城市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新风尚”的新高潮。
家住北京的王竹溪在自己的社区也经常能看到垃圾分类志愿者在进行宣传,这些身影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七月,王竹溪听闻法大青年志愿者协会也推出了北京社区“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的志愿服务项目,同时,辅导员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在北京疫情刚刚消退的暑假,她就毫不犹豫地正式加入了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大军。
王竹溪在自己社区——北京市房山区潞春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整个志愿者团队包括大概35人,小到中学生,大到已经参加工作的,都是这个社区的团员。她与其他志愿者的值守时间集中在工作日的早上七点半到九点半和晚上六点到八点,也就是居民早晨上班时间和晚饭后散步时间,而这些也正是垃圾投放的高峰时期。“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在垃圾站点帮助居民垃圾分类,并发放分类图册进行宣传。”王竹溪说。
王竹溪在进行宣传时,也会观察居民的垃圾投放。她发现很多居民之所以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是觉得垃圾很脏,尤其是在分类厨余垃圾的时候。了解这一情况后,她和志愿者团队随即和社区进行反映,居委会联合志愿者,借鉴其他社区的先进经验,在垃圾筒上增加了“脚踏式开桶盖拉绳”和“金属破袋神器”等人性化的设计。尤其是“金属破袋神器”,它是在垃圾桶上安装一个尖锐金属,从而能够划破厨余垃圾的垃圾袋,人们不用再拖着厨余垃圾往桶里倒,也就更能激起他们垃圾分类的热情。
在这次志愿服务中,王竹溪亲身体会到市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支持。她看到几乎所有居民都能够自觉将垃圾袋与厨余垃圾分开投放,将不小心散落在地上的垃圾捡起扔到桶里。“有些叔叔阿姨们,还会打扫垃圾站前的落叶和纸屑,保持垃圾站前的清洁。”
北京的夏天潮湿而又闷热,垃圾桶旁难免会有阵阵的恶臭,晚上还有蚊虫。但是在王竹溪眼里,只要能够看到大家能遵守分类规则投放垃圾,就感到很有成就感。“也算是为我的家乡——北京城市垃圾分类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吧。”王竹溪笑着说。
团员暑期志愿服务时,正是垃圾分类初期的关键阶段,要让居民从“要我分类”的被动向“我要分类”的主动上精准发力。像王竹溪一样的众多志愿者所做的,就是让分类理念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成为更加文明的自然行为。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愿意共同努力,将垃圾分类当作文明的自觉,不止是北京,每座城市都能用‘绿色’缀名。
王竹溪所在的社区举办过团员志愿服务的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做过关于垃圾分类的游戏,还利用回收书籍在社区建立了共享图书屋。在她印象中,志愿者们顶着火辣的太阳,组装书架,汗水从他们的额角滑落成一道道晶莹的弧线。
在王竹溪看来,近几年,北京市的社区实际上具有垃圾分类的基础,人们大多具有垃圾分类的常识,只是在细节处理上不够到位,而这次垃圾分类推广只是让垃圾分类进一步细化。“不过还是希望居民能够再认真学习一下宣传册,比如说大棒骨、玉米衣等其实是属于其他垃圾。”有意无意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垃圾分类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更是北京城清洁卫生领域的变革。我也希望社区工作者能及时提供便民服务,让垃圾分类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让每一袋垃圾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让“APEC蓝”真正变成“北京蓝”,让当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每个人心中文明的尺度,所有的改变,都离不开每一个像“桶前值守者”一样的身影,风吹柳梢头,白云苍狗,她们的身影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