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熙攘热闹的春节静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攀升的确诊病例数字和严峻的防控形势。面对疫情,有冲锋在前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有日夜兼程运送物资的逆行者,有不眠不休修建方舱医院的工人……
四面八方的援助让我们感动不已,而来自法大人的故事亦令我们动容,物资筹措、社区志愿、线上抗“疫”……
法大青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追寻着公益之光的轨迹,践行着法大人薪火相传的“致公精神”。
追光的人,自己也会身披光芒。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爸,有什么我能做的吗?让我上吧!”
“视频要的急吗?人不够,让我来吧,我边学边做。”
“妈,我是大学生,志愿者招募,我得走在前面!”
战“疫”当前,分秒必争。“在家乡白山市火车站协助疫情防控工作,服务57天、428个小时,检测旅客体温1万余人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于雅馨只是战“疫”法大人中的一个。
安徽阜阳,人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谢宸琪受父母基层防控工作的影响,主动投身于志愿工作中。统计信息、整理数据、上报材料、分发口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也不是专业的工作人员,就想着能帮上什么就帮一点,我多做一些,大家也就轻松些”。20天的战“疫”志愿中,他时常注视电脑屏幕整理制作图表,结束一项任务,觉得眼睛干涩就赶紧滴几滴眼药水缓解,为此,他办公桌的抽屉里,常备着一小瓶眼药水。
云南安宁,刑事司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包欣艳响应乡村“青年志愿者”的号召,每天准时出现在村口执勤,为出入村民检测体温,宣传防疫知识。她的家乡魏家营并不大,全村人却对疫情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这也离不开包欣艳一行人对疫情严峻性及防控措施的积极宣传,“最显著的效果是我家附近的小广场,平时邻居们都会聚在那里聊天,但疫情爆发的几个月来,大家都很自觉地避免集聚、配合封闭管理。”冬天的云南小城缺少取暖设备,包欣艳积极配合当地的基层部门开展捐款捐物的活动,为防“疫”工作站捐赠了的两盏照明灯和日常取暖用品。
湖南怀化,社会学院2018级本科生彭璐参加了“志愿北京”的线上服务活动,成为统筹协调组的一员。统筹协调组的工作比较庞杂,常常是哪里需要人手,哪里就有组员就顶上去,“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任务的时候,大家虽然不熟悉PS、PR这些软件,却积极报名、边学边做。”由于彭璐没带电脑回家,不能直接参与视频剪辑,就尽可能地帮大家远程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本想着依靠自己的专业提供心理咨询帮助的她却在20余天的统筹协调工作中打开了另一片天空。开学后,彭璐依旧活跃在“志愿北京”的线上服务中,负责后台值班和心理问题咨询工作,正如她感慨的那样,“无论做什么,只要能出一点力,就觉得很幸福。”
追光路上,你我同行
一处是没有硝烟的战“疫”一线,另一处是平淡温馨的居家生活,抑或是携手共进的云端讲堂,法大人追光前行的步伐从未停歇。
30个学习圈,涉及法考备考、居家健身、语言学习、厨艺交流等多个领域。2月14日,社团联合会推出“特别版”线上友思学习圈,近百名同学踊跃报名,迈出了云端互助、分享学习的第一步。王凡是“国政英语”学习圈的组织者,2月伊始,国政1901班在她带领下学习了数本国际政治专业的英文书籍,分享思维,交流学术,看似枯燥的专业英语也变得有趣起来,“我们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世界”,王凡不禁感慨道。
每天俯卧撑、仰卧起坐各80个,平板支撑一分半,同时进行每天四十个负重深蹲增强腿部力量,日常视频打卡,队长线上云指导,民商短跑队的宅家训练一直在云端开展。没什么能阻止他们的运动追光路,缺乏锻炼所需的器械和场地,那就在垫子上徒手锻炼。日复一日的线上打卡,不仅保持了队员们健康的身体状态,更为宅家的学子们寻找到劳逸结合的最佳途径,“长时间盯着电脑上网课很容易疲惫,我们鼓励大家多做一些运动,调整状态”,队长王宇辰这样说。
23名志愿者,12场线上普法,4000人次的覆盖,“明法计划”是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实践活动,也是法大人法治追光路上的重要一步。保持专业性,研支团的成员与于冲老师共同审阅修订了12篇讲稿;适应云讲解,研支团的成员预先彩排数遍,脱稿陈述,DIY补光板提升效果;鼓励云学习,山西分团组织“每日打卡”,设定小目标,激励学生在线学习的热情。通往春天的道路上,他们播种下法治的幼苗正向阳而生。
疫情没有阻拦法大学子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在携手追光的路上,不觉间,他们便成了光芒本身。
巍巍华夏,追光而行
他叫张书旗,2008级法大人、新华社记者。
疫情爆发时期,他与新华社的同事们“逆行”武汉,亲历真实、传播真相,“必须在现场,因为我们是记者!”深入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等抗“疫”现场,记录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真实动态;关注武汉市民的生活,外卖小哥、工人、司机……他用镜头与文字记录疫情之下的每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人。
她叫金思缘,2016级法大人、湖北黄冈的“阿当”。
“阿当”,意为高效率与实干精神,是每一位义工的名字。数不清的夜晚,金思缘为等待一句回复而通宵达旦,为了可能争取到的医疗物资而彻夜未眠。终于,他们的努力迎来了第一架满载防护服的直升机,视频中的直升机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也为黄冈人民带来了希望。一声“阿当”,是这个春天的荣耀勋章。
她叫黄珂滢,2017级法大人、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一线志愿者。
数不尽的医疗物资求助信息让黄珂滢的心一点点揪紧,她毅然走上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一线,成为了医疗器械流水线的一环。人工封装呼吸过滤器,一天之内她做了2400多件;给呼吸管涂胶水拧盖子,手被黏黏的胶水弄得起皮。她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是抗“疫”战场的一粒子弹,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叫侯文兴,2018级法大人、社区抗“疫”志愿者。
侯文兴是抗“疫”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负责社区消毒工作。他所在的小区每天6:30和16:00有两次定时消毒,他负责24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要从1楼爬到顶层6楼,给楼道里的防盗门把手、楼梯栏杆、死角等地方喷消毒液,从始至终近2个小时,不停不歇。他和无数志愿者一起,用汗水浇铸防“疫”之盾。
他叫恰西甫·为山,法学院2019级4+2班党支部书记、基层工作人员。
从摸排疆内人员流动情况,到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基本防疫工作,再到认真做好防疫宣传……种种工作堆叠在一起,是数月的持续工作;“泡面+面包”的生活常态,背后却是坚守新疆战“疫”一线的使命与光荣。恰西甫·为山与吉木萨尔县二工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一起,用实际行动牢牢守护住家乡人民的生命健康。
五湖四海,从北到南,这个春天追光而行的法大人还有许多许多,正如谢宸琪所说:“如果我早一点加入防疫工作,或许那些辛苦的一线人员就可以早一点换班回家了”,最真挚的情感,便是年轻的法大人发出最赤诚的光热。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致公精神”并不远,就在你我之间。一位又一位法大青年,用知识、活力与奉献精神发光发热,照亮周边。即便只是烛火一般的星点光芒,也能点亮希望的光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