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时悦 孙维昱 邱景涛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棱,洒在蔡千一的桌上,她跃动的笔尖下,又是一首如这阳光般温暖的诗。平凡生活中的感动与诗意,在胸腔中震动许久无法发酵的炙热,都化成热烈而真诚的诗作,这便是蔡千一眼中关于诗的远方。她如同一只自由的白鸟,翱翔在诗的天空。
人物简介:蔡千一,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爱好写诗,笔名白鸟。她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温暖与美好,并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现已将部分作品编成两本电子诗集,一部分诗作在朋友圈发表,诗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她的生活。
我笔写我心
与大多数诗人一样,蔡千一第一次写诗是源自生活中不经意的细节。炎热夏天里嗡嗡作响的蚊子,忽然间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于是这恼人的小虫,在她笔下变得深刻起来。自此,蔡千一爱上了这种直接而又不受拘束的情感表达方式。诗成为了她生活中最亮丽的部分。
在高中学业最繁重的时候,蔡千一的身边没有电子设备,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只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写了一页又一页密密麻麻的诗。学习之余,她会拿出纸和笔,聆听着笔尖游走在纸面上的声音,将紧张生活中的感动倾诉在一首首自由的诗中。在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她仍然坚持用纸和笔来写作,她喜欢笔尖在纸页上滑动的真实,她说:“那是不会去颤抖,不会被颠覆的感觉”。
蔡千一为自己取了“白鸟”这样一个笔名,看似朴素的名字象征着她心中的方圆净土。她说,“白,代表一种趋近于幼稚的天真,真诚、热烈而又单纯的状态。”她认为这样的质朴与本真,才是一个人所应当达到的。她用“白”诉说着自己对纯粹的追求,又用“鸟”寓意着对自由的向往,一只洁白而又自由的飞鸟,就如同她人生的纯粹与诗歌的洒脱。她也常常在诗中以鸟喻人,用自由翱翔的飞鸟,寄托高远的精神追求。
把点滴化作诗
进入大学后,蔡千一发现了生活中有更多诗意。在去往海南的远程支教中,南国暖冬的绿松仿佛有灵魂,孩子们的笑脸一一珍藏,临别前的回首拥抱也值得铭记,那段或许有泪但是终生难忘的时光都化作蔡千一笔下的真挚与感动,没人注意到的小细节都成为了蔡千一生活中令人热泪盈眶的诗意。
不仅如此,蔡千一还能在大学复杂深奥、学术性极强的专业课中发掘出诗的灵感。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被她用诗的方式加以理解与诠释。建构主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这些冰冷的概念被她施加上诗的热度,也变得灵动起来。她用诗的眼光看待世界风云,又以诗的情怀面对这世事变迁,宁静地记录下一点一滴的诗意。
学习与社团工作繁杂而忙碌,但丝毫没有影响她诗的脚步。无论多么匆忙的时候,只要灵感迸发,她都会停下来,记录生活中那细微的感动。写诗于她而言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享受。她从不会刻意地追求创作,而是耐心在生活中发现感动,她说:“你对生活的感受其实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那种特别重大的事,而是在一点一滴琐碎的小事中产生的。”
诗意永不式微
蔡千一将自己的诗整理成集,精心修饰,分享给朋友们,但她不希望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面对朋友圈中的负能量,她总是一笑而过。蔡千一相信,诗歌表达的应该是生活的感动与美好,她愿意时刻带着纯白发亮的心灵去看这个世界。她相信诗歌具有力量,能抚慰、纯化、提升心灵。在不经意间,她的诗影响着周围的人,给予这个世界点点温度。
现在的她,更加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细小的感动,并将它们表达出来。诗作越积越多,已经有了两本电子诗集。对于她而言,写诗不热衷于流芳千古,不专注于批判尘世,只是为了记录生活中的感动,感受诗写完后的心灵的满足感、生命的真实感,以及写满整整一个本子的成就感,这些已经足够她将写诗的爱好坚持下来。
谈到未来关于写诗的打算,蔡千一不愿意让它变得功利化。她更想永远把写诗当做“一个发现心灵的窗口、一个修行的方式、一个让自己更清醒的方法”。她希望自己能像她喜爱的“嘻哈诗人”Jony J一样洒脱又深刻,像《饿死诗人》的作者伊沙一样理想又诚实地生活。她有着自己的坚定的人生目标,而且不断在为其奋斗,但她依旧热爱写诗,更热爱生活,她用诗创造自己心灵的自由,也在用自由的心灵创造感动。
心无杂念,纯粹而热烈,蔡千一在一首首诗中表达着对世界的善意。时光荏苒,生活的琐事没有消磨她的诗意,却让她用一双慧眼发现其中的美好。她的笔尖将一次次于纸上起舞,带给这个世界诗意的感动。正如她的诗中所言:“献给无上的勇气,献给热爱的光晕,愿青春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