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校团宣新闻部 安杨 图/摄影工作室
“这是我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2015年1月23日这一天,是吴体炼21岁的生日。就在这一天,他入住了海军总医院,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而做准备。
事迹简介:吴体炼,男,贵州遵义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12级学生。他热心公益活动,大一、大二两年期间,先后两次参加了图书馆义工、军都联委会志愿者工作,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两次义务献血,献血量达400ml,多次参与国际法学院“五彩鹿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活动”。2015年1月,他为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一股热血予生命以延续
被问起为什么会去报名参加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吴体炼的声音突然沉了下来,“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个哥哥因为白血病去世的,当时他还只有18岁,却因病受尽了折磨。”据了解,当时的医疗条件并不成熟,也不能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来延续生命,就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离开了。
2013年10月,在学校红十字会的展台前,吴体炼看到了相关宣传,想起哥哥当时抱憾离去,他毫不犹豫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并于之后采集了血样。“报名之后,前三个月我特别期待,希望自己的血样能与患者的配型成功。”但过了大半年没有任何音讯传来,吴体炼就渐渐地把这事忘在脑后。
然而就在一年后,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中国骨髓库通知他的血样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进行下一步捐献。“我当时真的很激动,在听完医生讲解大致步骤之后,我就同意了。”
时间一转就到了2015年初,我校正值期末考试阶段,吴体炼完成了全部考试后,拿着行李来到了医院。人生中如此重大的时刻,父母的陪伴应当是最能带给人安慰和力量的,然而当被问到父母是不是过来看望之后,他的回答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我没有告诉我父母这件事,我只是告诉他们我在学校有个项目,要晚些回家。”他随后补充道,“其实父母自己很愿意做公益,但是还会心疼儿女,我只是怕他们担心。”据了解,在捐献前五日捐献者就要入院进行简单体检,前四天内,每天静脉注射一针动员剂。“在这几天里,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来抽血检查,越临近采集的那个日子,我的心里就越紧张,甚至前一天我就失眠了 ,因为事关一个生命。”
27日上午,采集工作正式开始了。采集造血干细胞需要静脉血体外循环一周,并将含造血干细胞的血浆分离出来,因为量多时间久,他说道,这期间还是挺煎熬的,因为要保持体内环境的平衡,要小便时必须憋着。“当血液通过机器在体外循环时,你能明显感觉到血在流动,而且速度很快。”血的流动正代表了一个人的生命的跳动,吴体炼想到以后另一个的身上会流淌着自己的血液,从而能摆脱疾病,健康地生活下去,任何身体上的不适他都坚持过去了。
一份豁达予人生以改变
在进行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后,吴体炼的生活观念彻底发生了改变。在病床上感受血液的流动和热度时,他就由衷地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再加上身体旧疾复发,他摒弃了原来不好的生活习惯。“现在我都是早睡早起,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半睡觉,饮食也变得清淡而有规律了。”
除此之外,他最大的改变还是一个更加豁达平静的人生态度。“因为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对待很多事情可以一笑而过,很多事情完全可以忽略掉。”他也经常以此规劝身边的同学不要对生活中的小事斤斤计较。
因为还在养病中,很多剧烈运动都要避开,吴体炼跟着师兄学起了太极。“虽然太极看起来就是几个动作,但是真的很难,我一个动作要两周才能学会,不过没关系,多练练总能学会的。”吴体炼笑着说道。
一颗爱心予公益以担当
在吴体炼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后,他的室友全体都进行了捐献的志愿报名,在献血活动中,全宿舍的同学也都积极参与。“其实,我没想着可以改变身边的其他人去献爱心、去做公益,我只是想到了,就去做了。”吴体炼说道这里,笑得很淡然。
虽然吴体炼根本没想过去影响别人,但别人却被他“想什么就去做”的态度和行为感染着,这就是爱心的力量,没人能阻止她的传递。
目前,吴体炼还在参加五彩鹿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活动,每周二都要坐车去朝阳区去看望自闭症儿童,来回路程就要四个小时。当被问到公益活动会不会影响学习和生活,他这样回答:“这些志愿活动让我的生活变得很充实、很丰富,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就像吴体炼最喜欢的书《平凡的世界》中说的那样:“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吴体炼的理由很简单——“人生本当如此!”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