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琴文化源远流长,《琴操》记载伏羲氏作琴,舜改琴为五弦,后有文王加一弦,武王加一弦为七弦琴。古琴上有13个徽位,代表着古代乐学中的十二律吕和月令变化,所以古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也是度量“律学”的尺圭。古琴音域宽广,音色厚重,余韵悠远,在八音中属于丝部,更在“君子四艺”琴棋书画中位列榜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也是历代文人士大夫心目中“雅”的代表。而在中国政法大学,也有一群人一直致力于通过古琴之音,传承君子之道。
【社团成立:“想要搭建一个平台”】
古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自古以来备受文人雅士追捧,可西洋乐传入中国后民族音乐受到冲击,民国时期古琴与传统文化一起受到抨击,由于古琴悦己不娱人的性质,古琴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且新时期复兴较慢。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热潮,这门古老的乐器也收获了一批热爱者。
2009年,为了给认识古琴、喜欢古琴、想要学习古琴的同学搭建一个接触古琴的平台,拉近同学们与古琴之间的距离,依托高校资源传承古琴艺术、传播古琴文化,我校徐千懿和李欣蔚两位师姐共同创立琴社。秉承“以琴博文,文质彬彬”的宗旨,正大琴社为对古琴感兴趣的同学搭建了一个接触传统、交流学习和博采众长的平台,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古琴艺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琴社也希望法大喜欢古琴的人能够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敦促、陶冶情操,一起传递这份热爱。
今年是正大琴社成立的第十五个年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社员一代代积累,社团的部门运营也几经更迭。现下设事务部、活动部、文宣部及笛箫部四个部门。四个部门互相配合、通力合作,负责琴社的日常运行、管理及活动组织。
【社团日常:“多样活动”】
接受采访的同学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专注于传承和弘扬古琴文化的社团,正大琴社致力于推广古琴、笛箫等民族传统乐器。目前琴社日常举办古琴讲座、古琴习琴班、古琴音乐会及古琴雅集、乐学读书会等特色活动,并不断探索新的活动形式。
雅集
雅集是正大琴社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常规活动之一,每学期不定期举行。社员们齐聚一堂,焚香、品茗、抚琴,交流学琴心得与所思所想。古人云:“长恨营营忘本真,雅集可以洗心尘”,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大家得以在雅集中收获心灵的宁静。
在传承与求变的探索路上,雅集也从社团内部开展逐步面向全校老师和同学开放。截至目前,正大琴社立足传统,以“清明”“重阳”“霜降”“澡雪”等主题举办数十次雅集活动,在节令变化中领悟文化之美,古琴之妙。
音乐会
音乐会是琴社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动。初夏万物生长,南风和畅,社员们身着传统服饰,指尖流出袅袅琴音,勾连起千年前的山川风月与往圣先贤,与会场内所有人共同开启一段音乐之旅。音乐会不仅是一年一度的盛会,也是每一届社员献给琴社的生辰;光阴流转,音乐会也举办了十四年。
每届音乐会都有不同主题,会上的节目形式多样,不仅有各位社员带来的古琴、笛箫演奏,琴社还积极邀请其他社团和校艺术团带来陶笛、古筝、舞蹈等节目,携手打造一场视听盛宴。每当袅袅炉烟伴着《香祖神农颂》的琴声萦绕过整个会场,音乐会就拉开序幕;而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歌声和着《阳关三叠》的乐音从台上传向台下,大家便唱起离歌,共同向音乐会作别,期待明年再会。
乐学读书会
每周日,社团指导教师肖磊老师带领社员们围坐一桌,赏析人文经典,交流心得体会。读书会阅读材料涉及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历史、艺术多个领域,内容丰富。
筹备ing
4月19日与校艺术团联合举办“相约星期五”;
4月28日第十五届古琴音乐会“一往情深”;
四月下旬,在春末夏初之际,正大琴社将面向全校师生举办两场精彩的活动,期待大家的到来。
【与琴结缘:“刚好遇见你”】
对于正大琴社的许多成员而言,古琴并非从小坚持的爱好,他们与古琴的相遇往往缘于巧合。周家赫同学说:“我加入琴社比较巧合。高中时期,我在一次艺术活动上看到了古琴、古筝的表演,当时只觉得古琴真帅,高考结束后起了学习传统乐器的想法,来到学校后恰好看到琴社招新,我就来了,此后一直待到现在。”
王语嫣同学说:“我也是高中时期第一次接触古琴,疫情居家隔离,在视频平台上偶然看到了古琴直播,觉得这个乐器有点新奇,听不出叮叮当当的旋律,非常别致。于我而言,古琴比较好上手,且很有古典韵味,于是我的生活慢慢与古琴交错。高考结束尚未步入校门,我就在学校的社团介绍中一眼看到了正大琴社,随即找到琴社的公众号,由此开始了与琴社的缘分。”
对于想把古琴发展为终身爱好的张怡茜同学来说,她在初中时就与古琴“相熟识”,但因为高中学业繁忙没有机会继续学习,进入大学后琴社满足了她想继续学习的愿望,与古琴再续前缘。
我们发现,似乎相当一部分的成员与琴社的相遇都是“刚好”。但是恰恰是这一份“刚好”,让古琴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零基础入门:“贴心的教学模式”】
走进社团活动室,最先吸引我们的便是琴,办公室的面积不大,却放了约莫十把古琴,王语嫣同学告诉我们:“这里就是我们上古琴课,以及平时练习古琴的地方。”她提到,琴社招新不设门槛,不管是否了解、能否演奏,都欢迎对古琴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因此,琴社吸纳了大量零基础的社员。
为了照顾到每一位社员的情况,琴社将教学班级分为零基础琴班和进阶琴班。零基础琴班是为新入社并且没有接触过古琴的同学准备的,由在琴社学习一到两年的同学进行手把手教学,这一阶段主要学习古琴基本指法和一些简单的曲子。
等社员们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就由指导教师肖磊老师对社员们进行进阶的琴课教学。在这一贴心的教学模式下,社团成员都得到了进步。
【围坐一桌:“往日可追”】
提起回忆,我们总是有很多话说,对于正大琴社的社员们而言也是如此,在采访中,几位同学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十三周年和十四周年的音乐会。两场音乐会恰好区分了疫情中和疫情后,虽然在完全不同的境遇下,但对正大琴社的同学们来说这都是同样的盛宴。随着王语嫣同学的描述,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在我们眼前展开……
【畅想:“关于未来”】
谈及未来,接受采访的几位同学表示古琴的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一种小众的乐器,民间古琴爱好者的古琴传承更多是“为爱发电”,但热爱的前提是了解。当下对于古琴的宣传远远不够,古琴与外界仿佛隔着神秘的面纱,这就是古琴传承如今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周家赫同学对这一困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谈到,古琴的大多数演奏曲目是古曲,相较于节奏鲜明、情感活泼的流行乐而言其表意含蓄,节奏遵循“散而不乱”的原则,缺乏一定的听觉冲击力。故而可以在古琴的演奏内容上进行创新,例如移植现代流行曲目或者在传统作曲、打谱方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旋律特征,使其更加符合大众审美,从而进一步拓宽古琴的传播范围。
指尖跃动在琴弦之间,金石之声徐徐流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弦歌不辍,丝桐长新;明朝何所似,古今共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