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眼睛看见光,有的眼睛看见黑”,盲人的世界是怎样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什么我们不曾注意到的困难?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本期“志愿之声”邀请到任青梅师姐,聚焦有关弱势群体的志愿经历,分享志愿活动中的收获与经验。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到与弱势群体相关的志愿活动当中,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关注。
【个人介绍】
志愿时长累计500h+,连续两年获评校级“优秀志愿者”
参与活动“青益•盲人一加一”为盲人翻译书籍
校级优秀团员、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两周三杰”荣誉称号
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校内赛一等奖
中国政法大学第十五、十六届模拟新闻发布会亚军
“爱蜂杯”全国公益营销大赛政法赛区一等奖
校“冬季越野”接力赛团体冠军
【感悟分析】
此次志愿活动中,志愿者总共分成了三组,分别是校对组、审核组和汇总组。我所在的组别是校对组,负责数据校对的工作。我们的任务是运用翻译识别一类的软件将图片形式的文章提取出来,存入文本文档。这个工作看上去很简单,但需要注意的细节非常多。
因为盲人阅读盲文时候有许多我们平时阅读时很难注意到的小细节,很多格式比如表格是没办法阅读的,对于不同的括号也有不同的规定,提取文字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后续的校对工作才是这次活动中最繁琐也是最漫长的部分。
这次活动对于所学知识的要求较小,我并没有用到多么专业的法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多的是需要一种情感上的态度以及工作上的认真程度。情感态度上,像盲人这样的弱势群体跟我们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待他们。其次工作中,一定要细心和认真。我当时也犯了很多小错误,比如中英文符号的切换,空格的有无,字体字号的调整,有很多疏漏的地方。所以细致认真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初心】
我参加志愿活动的初心是一种非常朴素的信念,就是我们常说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当今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当我看到这个活动的时候,我想知道弱势群体在生活或者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及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可以为他们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出于好奇跟兴趣,看到活动推送我第一时间选择了报名。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关注弱势群体,为弱势群体奉献一份力量吧!
【体会与收获】
参加志愿活动后我感觉现在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还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阅读书籍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就需要志愿者付出很多的精力,并且目前似乎没有非常系统性或者流程性的工具能够帮助他们更便利的阅读。所以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志愿的意义】
号召我们大学生参加这类志愿活动有利于营造我们对弱势群体包容和友好的社会氛围。日常生活中许多同学对弱势群体没有太多了解,而通过志愿活动,我们能够进一步接触他们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理解这些有利于我们更加自然的对待这些朋友们。
其次,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我们整个大学生群体,或者说整个志愿服务群体的力量是庞大的,大家的力量能够为他们的生活,比如我参加的志愿活动为他们的阅读,带来更多的便利。
共同关注弱势群体生活
首先,如果身边有弱势群体的存在,我们可以多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可能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为他们提供很大的帮助。
其次,在社会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介关注弱势群体的困境。创新创业项目也可以将目光投向弱势群体。
最后,我了解到两会期间有一位言人人大代表参与了提案,还将提案翻译成了盲人版,我想这也反映出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作为青年群体的我们也可以帮助弱势群体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为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呼吁】
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一段文字,大意是弱势群体需要的是帮助,更多的是治愈。我们既应该努力为他们独立成长创造条件,也应该以平常的心态与他们携手同行。希望借助这句话,大家能够一起努力为弱势群体朋友们增添更多的勇气和温暖,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进步。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师姐对弱势群体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严谨态度以及助人为乐、善待他人、回报社会的崇高志向。感谢师姐为我们带来的与人为善的善意和帮扶他人的力量。
活动总结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年轻力量,应该积极承担起关爱弱势群体的责任,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身为法大青年的我们,可以从关注校园内与弱势群体相关的志愿活动做起,借助志愿活动组织方这一桥梁,迈出接触弱势群体的第一步。法大的志愿组织方,也一直致力于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与陪伴,未来也将持续助力弱势群体走进“春天里”。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愿我们携手,传递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