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校团委
  • 首页
  • 部门简介
    部门简介
    现任领导
  • 学生团体
    学生委员会
    学生会
    研究生会
    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
    青年志愿者协会
    艺术团
    团委宣传中心
    团委组织部
    青年成长服务中心
  • 第二课堂
    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
    论衡辩论文化节
    “学术十星”论文大赛
    “友思”学习圈
    “依依法大”毕业舞台剧
    “欢乐法大”元旦晚会
    “蓟忆法大”毕业晚会
    《肆年》活动毕业视频
  • 规章制度
  • 综合服务
  • 首页
  • 部门简介
  • 学生团体
  • 第二课堂
  • 规章制度
  • 综合服务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法大青年
学习园地
法大团讯

【CUPL正能量第314期】黄怡瑾:永不落幕的绿茵场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5日    点击数:次

    随着裁判的三声长哨,黄怡瑾结束了自己在本科阶段的最后一场球赛,球鞋上沾满的碎草和每一道细长的擦痕是绿茵场留给她的礼物。回想起初中第一次接触足球的那段时光,黄怡瑾不禁为这段挥洒汗水的青春感到庆幸——如果回到做出选择之前,自己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或许额头晶莹的汗珠和心里的热爱早就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最合适的回答。



【人物简介】

    黄怡瑾,民商经济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曾任民商女足队长,法大足协绿茵工作室部长、分管主席,足球三级裁判(十一人制),法大女足校队队员,民商男足经理,跆拳道校队队员。曾作为民商女足主力带领民商女足取得2020年女足新生赛亚军、2021年女足八人制冠军、2022年女足五人制联赛亚军,闯入2024年女足八人制四强。


【命中注定的绿茵场】

    初中时,因为体能上的出众天赋,黄怡瑾开启了与足球的不解之缘。接触这项运动后,她被足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无论是团队之间的精妙传控,还是比赛场上的力量爆发,都给尚且年少的她带来了无比新奇的体验。这个爆发力十足的女孩,似乎天生就适合这项高强度的运动,“内心对足球的兴趣成长起来,可能是某一个瞬间的感受,或者说就是注定的。”从第一次相遇开始,足球就注定了在黄怡瑾生命中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也为后来无数次绿茵场上的奔跑写下了卷首语。

    如今的她能对各种足球技法和战术信手拈来,绝不仅仅是兴趣使然,还有沉得住性子的耐心和努力。学生时代的黄怡瑾只能趁着每周的体育课和课后的各种细碎时间来练习足球的基本功,“基本功练得差不多了,我就想要不要去学点更高级的,可惜我没有教练指导,于是就经常看各种比赛,国际大赛也好,学校比赛也好,一边听解说或者他们教练的指导,一边默默记下来。”凭借萌生的热爱与骨子里的坚毅,黄怡瑾靠着这种自学的方式掌握了各种阵容、站位和战术布置,并且在第一次以运动员的身份参与到比赛中时,她熟练的脚下功夫和缜密的足球思维就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和欣赏。即使独自练习要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黄怡瑾仍然以行动证明了靠自己也可以。

    训练的成果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每当足弓停住足球的触感传来,黄怡瑾都会下意识地收住小腿做出流畅的停球动作。但是后来,黄怡瑾经历过一段长时间的“空白期”,那段时间里,繁杂的学业和事务让她没有选择,足球不得不屡屡成为她生活中的配角。她总会怅然若失,好像某个不可或缺的伙伴在和自己渐行渐远:“我几乎忘记了自己还会踢球。”


【与足球缘分再启】

    进入大学后的一个烈日当头的午后,黄怡瑾与足球之间的命运齿轮再一次开始转动,彼时她愣愣地看着场上如火如荼的足球比赛,如当年那个场边默默练习的小女孩般,再一次为心爱的足球停下了脚步。

在长时间缺乏足球锻炼的情况下,黄怡瑾勇于面对了自己的挑战和弱点,“人生有失有得,我觉得我有继续踢球的勇气和决心。”参加民商足球队新生球员的选拔,再一次选择踏上绿茵场地,驱动着黄怡瑾向前的,是一种名为“热爱”的感情。

    “热爱”两个字的重量显然有些难以招架,足球对熟练度的要求非常高,即使是职业球员,在长时间未训练的情况下也会生疏或无力。第一场新生五人制球赛就给了黄怡瑾当头一棒,球场上的漏洞百出让“复出”的黄怡瑾很快发现了自己退步:无论体能还是盘带都跟不上队友的节奏,曾引以为傲的爆发力也已不复当初,再加上频繁复杂的位置变动,黄怡瑾一时间难以适应如此巨大的变化。

    面对足球技艺的显著下滑和比赛中的挫败,黄怡瑾没有一味沉溺于消沉中,而是积极采取措施,通过针对性的训练磨练自己:每天练习长跑,一步步提升体能;技巧生疏了便留在球场上从基本功开始复习,努力找到“球感”。为了追上队友,也为了追上曾经的自己,在最狂热的时候,她甚至一周有五天时间都全身心参与到训练之中。从状态勉强的边缘队员一路追赶到球队里的中流砥柱,坚持和毅力是支撑黄怡瑾走出低谷、重拾信心的关键。时隔许久,她终于在那片绿茵场上重新找回了自我。

    努力会给予流汗的球员在绝境中突围的勇气,重回绿茵的黄怡瑾也很快迎来了她大学足球生涯的一场苦战。由于赛制安排导致比赛重叠,民商女足八人制不得不以二队阵容迎战实力强劲的法学院队,而黄怡瑾作为球队中不多的一队球员,在关键时刻为球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多日来刻苦的训练没有辜负黄怡瑾,她展现出了非凡的个人能力和坚韧的耐力,在作为边锋奔忙全场的情况下,还兼顾冷静地分析形势和组织球队的进攻与防守。靠着她的出色指挥和队伍的优秀协作,民商女足二队竟战平了这场本应必败的比赛。“我几乎累倒在场边,湿透的衣服贴在身上,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难受。”回忆起这场苦战,黄怡瑾仍旧会为自己的出色发挥感到自豪。

    民商女足由此士气大振,一举杀出了赛季低谷,黄怡瑾也用独属于她的激情,感染了球场上的每一个人。


【余音绕梁 热爱不减】

    球队内外,从球员到经理,无不感叹这位小将一鸣惊人的实力和热情。大二那年,黄怡瑾接过了球队队长的接力棒,在这期间,黄怡瑾积极和队员们交流,不断优化团队协作能力。在球队低谷期,她努力安抚队员的情绪,大刀阔斧的球队转型得到了全体队员们的支持和响应。在这位“最激进”队长的改造下,民商女足一度成为女足八人制、五人制比赛的夺冠热门,也数次拿下相关比赛的冠亚军荣誉。每一次将球送进球门,都像是对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给出一个答复,“黄怡瑾”这个名字,也在校园女足运动员之间被往来称赞,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号”。“不过名号也不过是个名号”,黄怡瑾说,“它会带来更大的动力,能力越大,责任也会越大。”

    黄怡瑾对足球的热爱早就化成了一种内心的自然而然:既然热爱,就努力将它发扬光大,让更多人接触认识足球。大四以后,黄怡瑾从队长变为前队长,但她仍然觉得自己一直是主力。球队里,她将自己的经验耐心地传授给每一位初涉绿茵的足球新苗,见证他们点滴的成长与飞跃。对黄怡瑾来说,帮助新球员,就像是在为那个曾经迷茫、渴望指引的自己点亮一盏明灯。不仅在球队中发光发热,她更在校园足球的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传授技艺之外,她还自主考取了足球三级裁判证书,在各大比赛中执裁。她加入足球协会,作为绿茵工作室的一员积极宣传校内足球赛,与部员们一起策划发行了一系列充满创意的校园足球小周边,向周围人讲述足球魅力的满腔热情激发了志同道合者的热爱,也让更多人踏上属于自己的足球之路。一切的努力,都为让法大校园足球文化的沃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直至今日,在律所实习的黄怡瑾最喜欢的放松方式仍是和同事们一起踢球,“我喜欢,就不需要更多的理由去阐释坚持的理由了。足球渐渐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无论何时,我都会有再次上场的动力!”


    如何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足球生涯,对于这个问题,黄怡瑾想了很久。最终,她说了一句无比贴切的话:“比赛有终点,但热爱永不落幕。”场边默默自学的女孩已经成长为人人称道的主力队长,而后又转到幕后做裁判和足协工作人员,一路走来,她似乎从未远离那片绿茵。热爱二字,在黄怡瑾的足球道路上熠熠生辉,伴着她前进的脚印写下了这段铭刻一生的绿茵时光。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 | 地址:北京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102249 | 技术支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